#
|
專案
|
召集人
|
目標
|
參考資訊
|
1
|
刑事法再造修法
|
林俊宏
|
就有關刑事法實體法、刑事訴訟等相關問題、制度,研擬法案或提出監督意見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《刑法》關於撤銷假釋、累犯加重處罰之條文修正。
2.《刑事訴訟法》有關科刑調查程序、交付審判、緊急監護、鑑定節之條文修正。
3.《刑事補償法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。
|
介紹
|
2
|
《民事訴訟法》修法研議專組
|
黃明展
|
就司法院於2022年推出之「金字塔型訴訟制度」草案,研議修法意見。
|
連署
|
3
|
《行政訴訟法》修法研議專組
|
高烊輝
|
就司法院於2022年推出之「行政訴訟審級制度改造」草案,研議修法意見。
|
公告
|
4
|
「科技偵查法」修法專組
|
林俊宏
|
法務部於2020年9月8日公布「科技偵查法」草案。但就偵查手法、技術擔保及相關制度規範,有待進一步釐清。本專組就上開問題,召集法律及科技相關專家,共同研擬民間版草案、辦理研討會,已完善未來之科技偵查制度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撰擬民間版法案並辦理「科技偵查法研討會」。
|
介紹
|
5
|
《國家賠償法》修法研議專組
|
江榮祥
|
行政院於今(2021)年9月2日通過法務部擬具的《國家賠償法》修正草案,並送請立法院審議。現行法僅17條且未分章,行政院版修正草案擴增成43條,並分為「總則」、「賠償程序」、「求償程序」及「附則」4章,修正幅度鉅大,對於人民權益、機關作為及國家責任制度之影響深遠。
為使《國家賠償法》修法能反映人民之實際需要,並同時令國家責任的課予,能夠充分促進機關系統性地改善其行政作為、重視人民權利之保障,民間司改會計畫成立修法研議專組,檢視行政院版草案及現行國家賠償事件的實務問題,並綜整各界意見後提出民間版修法草案或建議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提出民間版《國家賠償法》修正草案。
2.進行立法遊說,期使立法院通過民間版條文。
|
公告
|
6
|
民間監督國民法官法 聯盟專組
|
林永頌
林俊宏
|
民間監督《國民法官法》聯盟,就司法院目前模擬法庭實施之狀況、相關配套措施、子法規之訂定等事項,並定監督策略和行動,以使《國民法官法》於2023年的實施能落實其制度目的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關注相關子法制定及配套制度之建立。
2.為擴大社會參與、瞭解,促請司法院進一步公開模擬法庭之相關文書、影音資料。
3.為擴大社會關注,號召法庭觀察、舉辦營隊,並研發對高中職生之普及教材。
4.為促使律師充分參與,督促司法院正視辯護資源之提供。
|
|
7
|
司法科學推動聯盟專組
|
羅士翔
|
「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」決議成立國家級之「司法科學委員會」,歐、美、日、韓諸國亦均有設置專門的司法科學相關機構,但我國至今仍未落實。
本聯盟研擬「司法科學委員會組織法」及《刑事訴訟法》鑑定節草案,以推動專門的司法科學機構,建立更健全明確的刑事鑑定制度。
|
|
8
|
監所制度與毒品政策改革專組
|
羅士翔
林俊宏
|
為促進監所制度及毒品政策之合理化,本專組研議、關心有關涉及新《監獄行刑法》、《羈押法》、《少年矯正機關收容處遇實施條例》等與受刑人權益相關之法律。就毒品防制及教育,除關心相關法規、釋憲及大法庭動向外,另有進行教育倡議及宣導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研議受刑人監所勞作金合理化方案。
2.研議修正《少年矯正收容條例》。
3.研議修正《行刑累進處遇條例》。
4.撰擬藥物安全教育手冊。
|
|
9
|
檢察官與警察制度改革專組
|
鄭文龍
張 靜
|
本專組針對警察執法之問題,包含績效制度、警方和檢方之間之合作方式,以及警方須面對大量假性財產犯罪等問題,研擬改善方案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研擬《刑事訴訟法》第92條警察得不予解送檢方之草案。
2.檢討「假性刑事案件」拖垮警察偵查能量之問題。
3.研究現行警察機關偵辦白領犯罪、集團犯罪之方式。
4.就現行不合理之警察績效制度,連帶造成不良辦案方式之情形,提出修法方向。
|
|
10
|
提升司法品質與減輕司法負擔修法專組
|
林永頌
|
就現行司法實務作業中,諸多致使司法效能降低之制度規範,為解決此效能不彰之問題,本專組研擬《刑事訴訟法》、《檢察機關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》等規定之修正,調整並精簡各項司法作業,以求減少司法人力、物力、時間上的負擔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就《刑事訴訟法》關於「現行犯不予解送」、「不起訴處分適用範圍」、「緩起訴處分適用範圍」、「簡易判決已宣示判決筆錄取代判決書」等規定研議修訂,調整或放寬其限制。
|
介紹
|
11
|
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聯盟
|
林永頌
|
和關心本議題團體、學者、律師等共組「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聯盟」,研擬民間版《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》全文修正案,目前正持續積極遊說中。 聯盟草案的特色除刪除現行代償機制外,亦針對犯保組織重新設計,希望能夠在民間化、專業化的目標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和關心本議題的民間團體、學者、律師共組「民間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聯盟」。
2.拜會各地犯保分會,了解第一線實務工作情形。
3.提出民間版草案,進行立法倡議。
|
|
12
|
偵查不公開監督專組
|
施泓成
|
為督促檢警調機關落實偵查不公開原則,本專組長年監督各檢、警、調等偵查機關之偵查作為,並促成《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》於108年3月再次修正。本專組目前針對新法施行後二週年新法施行之情形,每月討論新聞報導中有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疑慮之案例,發函要求調查、改善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持續監督檢、警等偵查機關及偵查輔助機關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之情形。
2.持續關注新法施行之情形,並研議下一次修法。
3.針對警察與媒體不當接觸,以及媒體涉及違反新聞倫理之議題進行,並與相關公民團體合作監督。
|
|
13
|
《法官法》再造修法專組
|
黃旭田
|
為《法官法》新制施行1周年,制定10周年,反省翁茂鍾案引發之司法風紀問題,就倫理規範、課責、行政監督、個案評鑑、全面評鑑等議題,全面檢討現行制度之缺失,並提出《法官法》修正草案。
【議題與行動】
1.檢討現行倫理規範之施行情形及方式。
2.促請司法院及法務部就翁茂鍾之系統性問題,提出制度改革方案。
3.重新研議《法官法》修法,並借鏡各國、國際之法官及檢察官全面評鑑(核)制度。
|
|
14
|
法治教育專組
|
黃旭田
林建宏
|
因應「國民法官法」即將於2023年上路實施,民間司改會推出「國民法官法校園模擬法庭課程」,將常見的刑事案件改編成法庭短劇,讓同學分組角色扮演,一組扮演國民法官、檢察官、律師、被告與證人,另一組則擔任影子評議員。在訴訟程序進行中,法官、國民法官、檢察官及辯護人分別有其法定職責,證人也會接受交互詰問。評議的過程將考驗其等能否遵守無罪推定原則,並同時學習實踐證據裁判原則的重要性。民間司改會除了為了監督國民法官法制度落石狀況、關注司法品質,同時也持續著力於模擬法庭教材改編、舉辦種子培訓(工作坊、案例討論)
未來將把我們操作人民參與審判的經驗出版成書籍,供各級學校參考,並且舉辦律師志工講師和教師的培力課程。
|
|
15
|
國際合作
|
唐玉盈
|
一、本專案旨在推動台灣司法人權環境與國際接軌、增加台灣司法改革成果於國際場合的能見度,並推動台灣人權與法治外交,以提升台灣在區域人權及法治發展的影響力。
二、核心任務為代表本會:
(1)與國外關注民主、人權及法治之個人或組織建立連結,拓展本會國際合作機會,以推動台灣司法與人權國際化;
(2)加入國際組織,或與國內外人權團體合作推動區域之人權及法治發展。
三、本專案小組成員之主要任務為參與討論、制訂並執行司改會國際網絡拓展政策,以及代表司改會參與國際會議及專業交流活動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