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電子報
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官方網站

查看完整頁面

親愛的 您好,

近期天氣多變,時而涼意陣陣,時而陽光燦爛,提醒您適時添加衣物,保重身體健康。此外,隨著年終將近,不少重要的活動正緊鑼密鼓地進行,若您也參與其中,記得留點時間給自己放鬆與充電哦!

1122 守護憲法晚會
 

我們必須公正的說,許宗力院長在任內對憲法訴訟制度所做的改革——雖然不是每一個決議我們都贊成——但是憲法法庭透過憲法訴訟,確實對台灣社會很多人的權利有某種程度的進步。
對於這樣的進步,我們現在面臨憲法訴訟的修改,這個修改的結果很明顯的會造成憲法訴訟制度癱瘓,或者死亡或至少是安樂死。

黃旭田/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

國民黨推動《憲法訴訟法》修正草案引發各界反對聲浪,律師界、學界及多個民間團體陸續發聲譴責。草案試圖將「現有總額」混淆為「法定總額」,並將大法官現有的運作問題,簡化為門檻設定的問題,甚至誤導社會認為,憲法法庭裁判進度緩慢的根本原因是裁判門檻過低,忽視了人事案長期未審的實際情況。

 

翁曉玲在11/16把站出來的律師貼上民進黨側翼的標籤,用粗糙的方式把大家列出來,給幾個框框,毫無根據連連看;但他們毀憲亂政,法界卻有充分的證據,他自己也承認,說憲法法庭長期停擺也是件好事。

林俊宏/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理事長

11月16日,律師界發起「守護憲法遊行」,嚴厲譴責在野黨將《憲法訴訟法》修惡。然而,國民黨企圖將對修法的批評,抹黑為「側翼行為」。事實上,法界及民間團體早已針對修法提出嚴謹的法律分析,並警告該修法將對台灣人權保障及憲政秩序帶來災難性影響。對此,民間司改會及眾多民間團體鄭重對國民黨提出嚴厲警告,號召人民於11月22日走上街頭,一同參加「守護憲法晚會」,要求國民黨應立即撤回翁曉玲立委提出的《憲法訴訟法》修正草案,切勿將憲法法庭作為政治鬥爭的對象。

 

憲法訴訟的程序,他們關係到每一個權利被侵害到的人,是否有更高途徑去爭取自己的權利,捍衛自己在這國家生存權利,不只是原住民族,更會牽涉到更多少數群體在台灣生存平等的問題。

Savungaz Valincinan/台灣原住民族青年公共參與協會理事長

憲法訴訟一直是勞工、原住民族、性別少數族群等多元群體捍衛自身權益的重要管道,修法後若裁判門檻提高,這些群體的訴訟案件可能因「未達門檻」而被拒之門外,進一步惡化社會的不平等現象。

我們認為,修法如果通過,將嚴重影響憲法法庭運作與人民憲法救濟權,可能使司法改革大幅倒退、憲法法庭將面臨癱瘓危機,進而破壞台灣民主法治基石。

 

凡是失去自由民主憲政的價值,就會成為民主的絆腳石。只要失去偉大的憲法價值,民主就會墮落成暴民政治,群賢樓都變成群暴樓。

吳豪人/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教授

➤ 延伸閱讀:

聲明|國會擴權案多項違憲 立法院應盡速依憲判意旨審議大法官人事同意權

憲法法庭不容毀棄,國民黨切勿一意孤行!民團號召「1122守護憲法晚會」
司法院群龍無首,改革停擺誰能負責? 籲請朝野盡速排審大法官人事同意權
憲法法庭不容空轉停擺!在野黨勿癱瘓憲法法庭,把人民訴訟權當人質

攝影/SKY

   0:00 / 7:42  • 開場   《法會a司改時事》EP07 沒有憲法法庭又怎樣?憲法訴訟法修法在吵什麼!原來案件超過98%都是人民去聲請的|十點開法會
觀看影片

近日,國民黨立法委員翁曉玲就《憲法訴訟法》提出修法草案,引起各方激辯。我們想告訴你,這件事情,看似離一般人很遙遠,其實很嚴重。

➤ 影片重點:
✦ 憲法訴訟法與今年五月的青鳥行動有什麼關係?
✦ 其他國家(美國、加拿大、德國及日本)都有大法官最低出席人數,為什麼✦ 不支持在野黨修法草案?
✦ 憲法法庭停止運作比想像中更嚴重?跟人民有什麼關係?


➤ 延伸閱讀:

投書|《憲法訴訟法》修正惹議?大法官可能再也開不了庭?

投書|《憲法訴訟法》修法應參考各國法制,避免憲法法庭遭癱瘓
懶人包|是制度改良的契機?還是毀憲亂政的危機? 憲法訴訟修正,吵什麼?

司法與人民的距離:一點也不簡單的小額訴訟

專欄全文

文:李襄君/清華大學人社系、司改會實習生

 

賴阿姨,一位退休的高中老師,因為家裡的防水工程出了問題,和建商產生糾紛。為了維護自身權益,她向法院提起了小額訴訟。她以為,金額不大走小額訴訟就好,既能維護自己的權益,又能讓對方了解做生意的誠信重要性。

然而,現實遠比她想像的要複雜。當她收到法院的公文時,公文上寫著:「於期限內具狀到院確認各聲明請求內容之具體金額,並確認全部請求是否與小額訴訟程序相符;又如為一部請求,則請具狀向本院陳報就餘額將不另起訴請求,否則將與法規有違。」

這些法律用語對賴阿姨來說,簡直就像天書一樣。她反覆閱讀了好幾遍,還是不明白到底要怎麼做。她只好再次求助法院的訴訟輔導科,但得到的答案還是讓她一頭霧水。 隨著訴訟的進行,賴阿姨不斷收到法院的各種通知。她不明白,為什麼一個簡單的訴訟會變得如此複雜?她只是想拿回屬於自己的錢,為什麼要面對這麼多的法律障礙?

最讓她感到錯愕的是,即便完全參考訴訟輔導科的建議和法院的指示,法院最後還是駁回了她的訴求,理由是:「追加的訴求並不符合最早提出的小額訴訟,所以應該要另外重提訴訟。」

賴阿姨不明白,為什麼法律的規定會這麼複雜,讓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根本無從適應。

連高中國文老師都看不懂的公文

「連我身為國文老師都看不懂公文內容了,更何況是一般民眾,甚至是年老或中下階層的族群呢?」

對法律人來說,那些專業術語或許只是日常習慣,但對一般民眾,尤其是年長者而言,這些文言文般的法律用語和天書沒有差別。

我曾走訪過法院的訴訟輔導科,發現許多民眾都面臨同樣的困境。他們排隊等候諮詢,卻常常因為聽不懂法律用語而感到困惑。即使有志工協助,但因人力有限,每人可獲得的諮詢時間有限。

法律的存在是為了保障每個人的權益,但如果法律的語言如此艱澀,那麼法律又如何能真正為人民服務呢?

小額訴訟變大麻煩?司法程序讓民眾好無奈!

賴阿姨原本以為小額訴訟很簡單,沒想到卻在法院和訴訟輔導科之間來回奔波了半年。她原本以為能快速解決的糾紛,最後卻被告知必須重新提起訴訟。

根據研究顯示,台灣民眾對法院的滿意度並不高,尤其是曾經親自參與訴訟的人。為什麼會這樣?或許從賴阿姨的經驗中,我們可以找到答案。

許多民眾在面對法律問題時,往往會感到無助。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撰寫訴狀,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法院的通知。即使有訴訟輔導科提供協助,但往往幫助也不大。

小額訴訟本應是為了讓民眾能更快速、方便地解決糾紛,但實際上卻讓許多人感到更加困擾。這顯示我們的司法程序或許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。

民間司改會的司改急診室計畫正在蒐集民眾的司法經驗。 如果你也曾經在司法程序中遇到困難,歡迎你與我們分享你的故事。你的聲音將會成為我們推動司法改革的動力。


編按:民間司改會在受理賴阿姨的陳情後,於2024年9月發文台北地方法院,希望台北地方法院可以注意到人民的困惑與不便。 台北地方法院於同年10月回函表示,將檢討相關函文例稿,使公文用字更淺顯易懂、請訴訟輔導科注意告知程序轉換的限制,就法官應職權詢問當事人是否同意程序轉換部分,雖屬審判獨立之裁量事項,也將進行宣導。

附件:2024.10.8 台北地院函

預約司改急診室
活動預告
法庭觀察招募|在性私密影像RISU社團檢舉潮之後...(二審言辯庭)

法庭觀察招募|在性私密影像RISU社團檢舉潮之後...

時間|2024/12/03(二)10:00
地點|臺灣高等法院 刑事庭大廈第四法庭
地址|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27號

[報名連結]

冬季讀書會|監所外部視察報告關鍵讀者,我們需要你!

讀書會|監所外部視察報告關鍵讀者,我們需要你!

說明會時間|2024/12/14(六)10:00
讀書會時間|每週六上午10點
地點|純線上,無實體

[報名連結]

草率季 Taipei Art Book Fair

活動擺攤|生態雙和嘉年華

時間|2024/12/15(日)10:00-16:30
地點|四號公園
地址|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6號


 
法官法修法四週年:多元的司法課責|系列座談會第一場

法官法修法四週年:多元的司法課責|系列座談 Ⅰ

時間|2024/12/28(六)14:00-17:00
地點|全律會會議室,線上同步直播
地址|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4號7樓C室

[報名連結]

成為無辜者的力量